
國土空間規劃
編輯:2022-11-28 15:19:58
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
國土空間規劃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藍圖,是各級政府實施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據,也是空間治理的主要抓手,其編制應以人為本,生態優先,堅持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和治理導向,謀劃三區三線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,優化要素配置與基礎支撐,統籌國土空間用地安排。
依托"ABC"、 "3P"及"3S"技術,在自然資源本底現狀的全域數字化基礎上,以指標設計為基礎、以規則制定為手段、以算法研制為核心、以模型研究為支撐,開發覆蓋規劃編制、審批、實施、監測、評估、預警全流程的管理系統,促進規劃編制更智能、規劃實施更精準、規劃管控更科學,助力“一張藍圖管到底”和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,實現從傳統規劃向可感知、能學習、善治理和自適應的智慧型生態規劃轉變。
注釋
ABC:人工智能(A1),大數據(Big Data)城市信息模型(City Information Model)
3P :數字規劃(Digital Planning)生態規劃(Ecological Planning)、智能規劃(Intelligent Planning)
3S:遙感(Remote Sensing)全球定位系統(Global Position System)和地理信息系統(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)
在自然資源本底現狀的全域數字化基礎上,堅持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和治理導向,明確國土空間開發、保護、整治的目標,謀劃三區三線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,優化要素配置與基礎支撐,統籌國土空間用地安排,并提出可實施、可量化的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保障措施。
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在形成統一的“底圖、底數、底線”的基礎上,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智能化、監管的實時化和實施過程中的決策精準化,實現空間規劃與治理的五個“一”。
以自然資源“一張圖”為基礎,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支撐下,面向政府部門、事業單位、科研機構和社會公眾,構建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實施監督信息系統,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、審查、實施和監測預警評估提供信息化支撐。
數據資源體系
?
“一張圖”總體建設思路
面向自然資源部門業務需要,圍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“兩統一”職責,形成一張現狀底圖、一張規劃藍圖和一張管理用圖。
一張現狀底圖
以三調數據為基礎,進行地類細化調查和補充調查,整合各部門空間關聯現狀數據,同時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手段,擴充社會經濟數據,形成一張現狀底圖。
一張規劃藍圖
根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標準和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匯交要求,整合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數據,形成一張規劃藍圖。
一張管理用圖
依據自然資源部門“兩統一”職責,面向自然資源調查監測、確權登記、所有者權益、開發利用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、生態修復,形成一張管理用圖。
平臺定位
“一庫+一平臺+三體系+N應用”
功能結構
平臺功能
云服務門戶
應用分析
建設思路
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基礎上,基于閉環管理思維,建立貫穿涵蓋規劃編制、審查、實施監測評估預警等環節的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實施監督信息系統。以一張圖數據和指標模型為支撐,對規劃編制開展規劃分析和底板評估,對規劃審查提供輔助支撐工具,對用途管制提供審批決策支持,對資源利用和國土空間開展長期監測,對規劃實施情況和生態保護狀況開展定期評估,對違法行為和危情隱患開展及時預警。
建設內容
系統功能
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應用
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
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
提供包括:指標管理、模型管理等支撐功能,實現指標和模型的可視化管理和配置,滿足指標和模型“可落實、可定制、參數化”調整需求。
定制功能(國土空間規劃精準實施.....)
可根據地方業務需求,定制開發功能模塊,如面向用途管制、生態修復、耕地保護等管理工作,服務于業務協同,提供包括:項目輔助選址、方案評估、空間準入、合規性檢查、綜合臺賬管理等功能,提高業務協同審批效率和存量挖潛效率,動態反映國土空間用途轉用情況。
系統特色